当前位置:书画课堂
    如何正确执笔
    2015-11-19
       古人说:执笔无定法,这种说法是指用笔精熟之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但初学者总要用一种入门较容易的方法。如何正确执笔是能否正确用笔的前提,是能否把字写好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它被历代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所重视。只要我们翻开古今书法理论的典籍,关于执笔方法的探讨比比皆是。如握管法、单钩法、双钩法、握管法、撮管法、捻管法、拨镫四字法、回腕法等等。这些方法各有短长,各具特点。初学者还是以五字执笔法较好。
      一、五字执笔法简介。
      当代有关书法基础的教科书,都认定这种方法是正确的执笔方法。当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对五字执笔法极为推重,他在《书法论丛•书法论》中说:“书家对于执笔法向来有种种不同的主张,我只承认其中之一种是对的,因为它是合理的,那就是由二王传下来的,经唐朝陆希声所阐明的:擫、押、钩、格、抵五字法。”沈先生的观点是否有些绝对,我们暂且不论。但我们却从中看到了五字执笔法的影响力是广泛而巨大的。
       下面我们对擫、押、钩、格、抵五字的含义作一简明的解释,以帮助大家了解这种执笔方法的特点。


    擫,是用手指按的意思,是指用拇指指肚前端在笔管左侧按住笔管。
       押,通压,是从上而下用力的意思,是指食指第一节在笔管右侧从上而下用力与拇指相对夹住笔管。
       钩,是弯曲,钩住的意思,是指中指弯曲如钩,用第一节指肚前端钩住笔管前面。
       格,是抗拒的意思,是指无名指用甲肉相连之处从后向前推挡笔管。
       抵,是推,抵抗的意思,是指小指紧靠无名指辅助它向前推挡笔管。
       五字执笔法是用擫、押、钩、格、抵五字来概括说明五个手指的作用,它强调五指各司其职,又通力配合,执笔稳健,使笔能上下左右灵活运动。在运用五字执笔法时,注意用手指第一节的中上部分执笔,掌心自然空虚,即可符合“执实掌虚”的执笔要求。因此,我们认为初学者可选用这一执笔方法。
       其实不必拘泥以上的“五字”这个形式,笔者认为用“捏钩顶扶”四字执笔法更通俗,更容易被初学者接受,下面也简单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


    捏,大拇指与食指“捏”住笔杆中部,能自由转动笔管。
       钩,用中指第一个指节的指肚前端从外面往里“钩”住笔管。
       顶,是指无名指用甲肉相连之处从后向前“顶”住笔管。
       扶,小指紧靠无名指,“扶”着无名指向前“顶”住笔管。
      二、五字执笔法的要领
      五字执笔法的要领,可以概括为:指实掌虚、腕平掌竖、松紧适度、高低适宜。
       (一) 指实掌虚
       指实,用指尖捏笔,不能用指关节处勾笔。因指尖部分感觉灵敏,易于控制笔锋的细微变化。
       掌虚,是指执笔时掌心要虚空。无名指、小指不得握于掌内。古人说,“虚可容卵“。即是说掌心要有一个鸡蛋大小的空间,目的是便于手指及关节的灵活运动。
       (二)  腕平掌竖
       腕平掌竖,手指半握拳状,使笔杆与纸面基本保持垂直,为的是保证中锋行笔,便于调整笔锋,做到八面出锋。但不可能总是完全垂直,在运笔过程中,随着手腕的摆动,笔杆会自然倾斜,这是完全正常的。 
    (三) 松紧适度
       执笔要松紧适度,做到“紧而不死,活而不脱”。指、腕、肘、肩四关节必能灵活运转,写起字来轻松自如。比如吃饭拿筷子,如果筷子抓得很紧,碗里的饭菜必然夹不到嘴里去,执笔的道理也是一样。
    很久以来,民间盛传王献之学书的故事。相传他小的时候,一天正在练字,他的父亲王羲之悄悄地来到他的身后,突然抽他的毛笔,竟然没有抽掉,于是,王羲之高兴的说:这个孩子将来会有大名气。这则故事是唐代著名的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他的书论著作《书断》中记载了留传下来的,只是个传说而已。然而,后来的人们多依据他来说明执笔以紧为好,实际这是一种误传。一味强调执笔紧是失于偏颇的。执笔紧,易于稳健;执笔松,便于灵活。但是执笔过紧则不能灵活运笔,使点画受到制约。执笔过松,则会失去对笔的控制,使点画难以成形。因此,执笔的松紧要依据所写字体,风格及字形的大小来决定,应以松紧适度为宜,这个度就是在写一种字时能执笔稳健,又挥洒自如。
    (四)高低适宜
    执笔靠下,笔的活动范围小,运笔就穏健。执笔靠上,笔的活动范围大,运笔就灵活。那么执笔时究竟靠近那个部位好呢?这要根据所写字体风格及字的大小来确定。一般的说以字体来区分,写篆书、隶书和楷书,执笔宜略低,低可稳健;写行书或草书,执笔可略高,高可灵动。以书法风格来区分,工稳严谨的风格,执笔宜低,豪放洒脱的风格执笔宜高。以字的大小来区分,写小字执笔宜低,写大字执笔宜高。
       以上所说仅是一般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则。书写者在具体的书法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摸索出适合自己书写的执笔位置,以有利于自己的学习和创作。凡是有利于写好某种字体或某风格的都是可行的方法。


    附录:前人执笔的五种方法。
    唐代书家韩方明把执笔法归纳为五种:
      一、“执管”。“双指包管,五指共执”,“其要实指虚掌,钩撅讦送,亦日抵送,以备口传手授之说也。”“妙无所加。”这便是我们熟悉的那种执笔法。朝上的食指像高昂的“鹅头”,王羲之爱鹅的传说,实际上是源于此。
      食、中指“双苞”的这种执笔法早已被历代书家奉为“经典”。
      另有一种“单苞”法,与前者不同的是,仅用拇、食、中三指执笔,拇指在笔杆左侧,食指在笔杆右侧,指间相聚,看上去,拇指与食指之间呈一狭长空隙,故也称之为“凤眼”。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拿钢笔、铅笔的方法。韩氏谓以此作书“力不足而无神气”。
      二、“攒管”,亦名“拙管”。“五指共拙其管末,吊笔急疾”,“起稿草用之”。“今世俗多用”,此法“全无筋骨,慎不可效也”。
      三、“撮管”。与“拙管”同也。专门用于“大草书或书图幛”。如今有一种类似斗笔、笔杆粗短、杆顶端呈扁圆状的毛笔,叫“抓笔”,正是五指齐“抓”的。
      四、“握管”。“捻拳握管于掌中,悬腕以肘助力书之”,“当用壮气”,此又是“非书家流所用也”。
      五、“搦管’。以管于五指“第一、二指节中搦之”,“亦是效握管,小异所为”。“此又非书家之事也”。